潜山文明网

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 主办

【强国复兴有我丨网上展示】第四届潜山市道德模范事迹展播(五):万涧古村落保护利用团队

来源:  发布时间:2023-09-29 16:25:20

第四届潜山市道德模范事迹展播

微信图片_20240524163005

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    刘琳

微信图片_20240524163012

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    杨天宇

微信图片_20240524163017

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    杨积霞


致敬词:

跨千里,驻扎深山,青春洒热血,书写古村传奇;

逾七旬,拄杖宣导,乡贤挥余热,激活乡愁密码;

跑百户,投身公益,巾帼舞乡风,赓续文明薪火;

萤萤之光,点亮乡野。你们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,你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!

向你们致敬!


人物简介:

五年来,他们走村串户,动员群众、依靠群众,积极开展古村落保护利用,发起成立“回味乡愁”合作社,组建涧行者乡村服务发展中心,将古村落打造成为“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基地”。刘琳、杨天宇、杨积霞就是这个团队的杰出代表。


老屋新生的“涧行者”

2018年,龙潭乡万涧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被省住建厅列为传统村落保护试点。试点项目实施以来,来自京城的驻村规划师扎根深山, 有志于乡村发展的专家学者万里助力,难忘乡愁的原住民奔走呼号,怀揣梦想的新生代不遗余力,共同演绎了一部老屋新生的大戏。在这个乡村舞台上,刘琳、杨天宇、杨积霞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

规划师成了新村民

天柱山境内龙潭乡万涧村,至今仍保留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。2018年,受安徽省住建厅委托,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万涧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试点工作,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入职不久的刘琳,主动请缨,来到偏远深山万涧,开启了漫长的驻村规划师的生涯。

入村之初,面对方言隔阂、村民不信任,甚至误解她是搞传销的困扰,刘琳毫不气馁,她挨家挨户串门,与村民一起下地干活,收集村民的想法和需求,她对古村落里的一砖一瓦熟记于心。采写的“驻村笔记” 有30多本。

项目启动伊始,破旧的老屋亟待修缮,资金有限,怎么修,如何用,村民七嘴八舌。加之老屋产权复杂,年轻的房主人大都在外务工,留守在家的老人见识少,顾虑重重,质疑声不断,甚至有人放出“我家老屋不许动”的杂音。项目团队一开战,就面临如此困境,让刘琳急得睡不好觉 。她一边找村干,一边访乡贤,寻找对策。

年逾古稀的老人杨天宇,他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,早已在城里安了新家,希望老人家到身边颐养天年,可他就是割舍不了对古村落的感情,一直一个人居住在老宅里。古村落保护项目的启动,让他充满期待。一时间,刘琳成了他家的常客,和“杨爷爷”成了 忘年交。

从老屋修缮,到民宿设计,再到民宿运营;甚至连村庄环境美化, 农产品销售……刘琳都参与其中。她主动联络院校专业团队和爱心人士,为万涧发展出点子。如中规院孙艺鸣团队先后在万涧村举办了城乡互换市集活动,开办了“潜山非遗纪录片研学营”“潜山非遗手工制作创新体验营”,有效提升了古村落的知晓度。北京建筑大学讲师蒋蔚老师,多次接受刘琳的邀请往返于北京与潜山,为芮家老屋等建筑的保护利用提出建议,并无偿为万涧村生土示范房等提供设计服务,大雪天气还忙着给萤萤书屋拍摄宣传照片。外引内联,有大量协调工作要做,刘琳乐此不疲。万涧村村口屋后、田间地头,常常闪现着他的身影,村民称她是古村落的新村民。

默默付出的守望者

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老屋,怎不能在我们手里让它倒掉。”“保护起来办旅游,多好呀!”怀着对乡愁的深情守望,杨天宇当起了古村落保护项目团队的“说客”。

那段时间正值炎炎夏日,为了项目的及时推进,他不顾自己年迈,冒着酷暑,挨家挨户去游说。有的村民已搬离村庄,居住在城里,他就搭乘私家车去寻访。一个月时间里,他往返潜山十余趟。遇到辈分比自己大,又不明理的,少不了要三番五次去上门。由于加之长时间劳累,导致老毛病腰椎间盘突出复发,他只得拄着拐杖行走。

只有着眼于发展,保护才有永续性。如何让村民参与其中,激发村民保护古村落的内生动力,是刘琳团队需要解决破解的课题。

在刘琳的倡议下,杨天宇和几名村干发起成立 “回味乡愁”专业合作社。合作社以老屋保护利用为切入,发展民宿以及种植产业,用以反哺古民居保护,并实现增收。杨天宇带头将自家老宅和农地转让给了合作社,还拿出1万元的养老金入了股。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下,杨家老屋34 户原住民全部入了社,社员发展到现在的101户。合作社组建初期,没有专职财务人员,出于信任,加上他从事村庄环卫工作的便利,大家推举杨老当起了义务记账员。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杨天宇每天起早摸黑了解社员出工情况,认真做好登记,并出具条据,没有一分钱的报酬,他毫无怨言。杨老的默默付出,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。

为了诗与远方

古村落寄托着乡愁,更孕育着希望。修缮好的老宅怎样持续运营,古村落空心化现象如何去改变, 在项目推进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,担负起保护利用为乡村振兴赋能的重任。

杨积霞,2018年5月入村工作,正赶上古村落保护项目启动。平日的走访,她深切感受到留守儿童、留守妇女、留守老人问题。后期项目,如何考虑这些群体的需求,她常常和刘琳坐在一起。2019年,在刘琳倡议下,杨积霞带头组建起涧行者乡村服务发展中心。这是一个村庄妇女公益组织,设有儿童、老人、妇女、文化四个发展事业部。为了动员村里的妇女参与,她放弃了一个又一个休息日。目前, 参与“涧行者”的妇女有50多名。她们除了负责对接资源、组织培训、推进改造项目外,还自愿参与村庄清扫,、书屋陪读、老人陪护、文艺演出等工作。每一项工作的开展,作为中心执行副秘书长,少不了要出面沟通协调,她从来不厌其烦。

“萤萤公益书屋”是老屋改造项目之一,村里的儿童可以在这里看书、游戏,是孩子们快乐大本营。“涧行者”服务发展中心义务承担着书屋运营工作。为了更好地发挥书屋特色功能,杨积霞组织志愿者开展陪读。每场活动,她都要安排轮值班主任、组织乡村儿童轮流担任小馆长。看着孩子们陶醉其中,她说最累也值得。

近年来,杨积霞鼓励村里妇女和老人根据各自特长,自发组建黄梅戏兴趣小组、诗歌兴趣小组、腰鼓队等,牵头组织了“乡村村晚”、“花草灯展示”等特色活动。2021年,杨积霞荣获安徽省首批“乡村文化带头人”称号。

刘琳、杨天宇、杨积霞,一个个普通的名字,一个个践行者的身影,虽是荧荧之火,却点亮了乡村的星空。如今的万涧,已成为“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基地”。


当前是第一页
责任编辑:潜山文明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