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山文明网

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 主办

(原创评论)弘扬孝道文化 创建文明城市

来源:  发布时间:2019-03-08 08:00:00

    在今日社会,“孝”似乎已是一个“过气”的词。可细想之下,它好像又近在咫尺,离我们并不远。在潜山,提及孝道,很多人都会很自然的提到官庄的余氏宗祠和“德馨庄”。名人余文章出生不足一月,其父病逝,母亲尤氏坚守贞操,独自一人将余文章抚养成人,为怀念母亲,供奉祖先,整治家风,文章按三进两厢建成400平方米支祠公所。清乾隆五十五年,余文章87岁高龄,有7子,全家130多口人,五世同居,和睦相处。县令见闻奏报朝庭,乾隆乃赏赐“五世同堂”匾额,隔3年又赐“七叶衍祥”匾额。
    130多口人,五世同居,和睦相处背后所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,而孝则成为其中的核心词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没有文化城市就没有内涵、没有品位,就缺乏竞争力。不论是王祥卧冰求鲤侍奉继母,还是文帝亲尝汤药照顾母亲……其间所展现的孝道文化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“细胞”,更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。一个民族,一个地区,一个家庭只有弘扬了孝道文化,人人尊老爱幼,才能真正体现人间真情,才能真正宏扬文明新风。
    在大力开展文明创建的过程中,应当坚持以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为前提,以弘扬德孝文化为切入点,努力做到德孝进万家、人人知德孝,把一人孝敬父母,变为人人孝敬父母,人人尊敬老人。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,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做到每天向父母或老人问一声好,每周帮父母或老人做一次家务,每学期向父母写一封感恩信。
    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中华民族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,已为人父母,可以用言传身教去影响自己的子女;为人子女,需要认真体味父母为儿女曾经操碎了心,白发悄然染双鬓!而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们,他们步履蹒跚,孤独无助,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,期盼的就是来自你我言行里的嘘寒问暖。寒冬即将来临,在此我也倡导大家为一些困难人群捎去了一份温暖,给那些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,尽自己所能的去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,相信那是你、我共同的心愿!我们没有能力去弘扬民族文化,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身边的他和她,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,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身边的天和地!(聂玲慧)

当前是第一页
责任编辑:[db:来源]